关于本报告
《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绿色发展报告(2018-2022)》是公司第一次公开发布的绿色发展报告。本报告旨在真实反映公司2018-2022年实现绿色发展的实践与成效,从理念、行动、管理和成效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,并展望了绿色发展愿景。
本报告发布时间为 2023 年 1 月 16 日。
报告可靠性保证
本公司经营管理层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、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,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。
报告范围
本报告以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为主体,以港口生产业务为重点。
本报告时间范围为 2018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 月 16 日,部分内容超出上述范围。
报告编制原则
本报告参考全球报告倡议组织颁布的《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》G4(简称「GRI G4指南」)和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(CASS-CSR 4.0)》等文件进行编制,同时突出港口行业特色和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的企业特点。
报告数据说明
本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来自公司财务报告,其他数据来自公司内部统计。
本报告中所涉及货币金额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。
联系方式
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
联系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平江西路特9号
传真:027-59000618
邮编:430052
董事长致辞
武汉港坐拥国家地理“天元”,是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。武汉阳逻港地处武汉东部长江北岸,是长江中游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,常年水深7至15米,是湖北港口集团的核心港区,国家一类水运开放口岸,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,中西部地区的最佳“出海口”。港区交通便捷,集疏运体系完善。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武港集箱”或“公司”)位于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,上距武汉市区(武汉关)27.4km,紧邻的汉施公路、平江路直通鄂东、皖西和豫南,下游的阳逻大桥为武汉市外环的组成部分,通过外环线可与京港澳、沪蓉高速公路相通。箱源腹地包括武汉市区、“8+1”城市圈的主要城市、以及河南等周边省市。
近年来,武港集箱以*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贯彻落实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发展理念,坚持绿色先行,把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规划、建设、生产运营的全过程,把环保措施嵌入到生产作业流程、嵌入到绩效考核中。未来几年是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的“关键期”、“攻坚期”和“窗口期”。我们将深刻领会,准确把握建设国际领先的绿色港口的重大意义。坚定不移落实**决策部署,深化绿色港口建设,提高港口核心竞争力。
1 公司概况
武汉港集装箱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为“武港集箱”或“公司”)成立于2003年6月,是由武汉港务集团有限公司、上海国际港务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、上港集箱(澳门)一人有限公司、中外运(香港)物流有限公司、武汉长伟国际航运实业有限公司、武汉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、武汉中理外轮理货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。公司注册资本4亿元人民币整。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港口装卸及相关服务,集装箱实际装运货物主要以机电、五金、汽车设备等大宗货种为主,不涉及危险品货种的储运。现已发展成湖北省外贸进出口货物的主要集散地,每月航班数达400余航次,集装箱吞吐量占武汉地区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,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大的专业国际集装箱码头。2022年完成吞吐量80.06万标箱,实现营业收入1.4亿元。
2 理念篇
2.1 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升
武港集箱在发展过程中,始终将智慧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底色,坚定不移走“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”道路,积极建设绿色港口,探索节能低碳、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。
2.2 绿色低碳文化氛围浓厚
绿色港口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,武港集箱把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责任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,通过宣传教育、专业培训、技术比武等活动,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港口发展全过程,增强员工对港口绿色发展的认同感、使命感;员工的觉悟水平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,从“要我节能”变为“我要节能”,真正把节能环保的自觉性、责任感做到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2.3 绿色资金投入保障有力
长期稳定的高投入是武港集箱实现绿色发展的坚实基础,集发公司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绿色港口建设工作。绿色资金的用途主要包括:持续推动生态环保、节能降碳、资源节约等技术应用、基础设施绿色提升与改造提升以及新技术研发,着力改善港区环境,加大生态环保建设力度,稳步推进节能降耗。
3 行动篇
3.1 推进港口作业车辆和装卸设备电动化
武港集箱大型设备全部实现电力驱动。场内集卡分批更新为电动设备,购置了2台纯电动清扫车、冲洗车和5台蓄电池观光车。同时配套建设了充电桩。此外,国网湖北电力与湖北港口集团签订发展合作框架协议,拟在阳逻港建设充换电站,并推广无后视野遮挡的“跨装式电池箱”换电集卡(最大载重可达60吨、电池容量达282kWh,续驶里程超过150km,可实现5分钟快速智能换电),通过引进8个换电仓位的智能换电站以及2台240kW集卡充电桩,一体化推进阳逻港绿色用能替代,为港区50台内转换电集卡提供充换电服务,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4700吨。
3.2 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持续深化
一是加快推进港区照明系统节能改造。二是推广应用能量回馈及变频技术。三是采用电网谐波污染治理技术和电网无功补偿技术。
3.3 实现港区岸电全覆盖
在阳逻港二期码头建设了1套250KVA的岸电电源,可同时分别输出4个62.5KVA的不同电制的电源,供4个泊位同时使用,实现集装箱码头泊位低压岸电设施全覆盖。
3.4全面提升港口水环境污染防治
按照武汉市海事及港航管理局要求,完成了船舶污染物接收“五到位”(即对靠泊及作业船舶的污染物接收承诺到位、公告到位、协议到位、流程到位及记录到位)、“船e行”等设施(船舶油污水和生活污水应急接收箱、四桶一牌)及系统的应用工作。建设船舶污染物接收装置,设置“智能垃圾分类回收”,对接“船e行”系统,实现船上存储、交岸处置,促进船舶对水环境实现零排放。
3.5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
对于危险废物,码头严格按规定设立专门场所收集存放,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回收处理,建立奖惩机制确保危险废物管理职责落实到位,并做好相关记录及台账备查。对于具有回收价值的废旧设备、有色金属、废旧钢丝绳、废轮胎等废旧物资,通过遴选委托有回收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资源化回收再利用。对于生活垃圾,设立分类垃圾桶,张贴垃圾分类标识,通过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培训,引导员工正确分类并投放垃圾,实现垃圾精准分类并统一委托有关机构回收处理。
3.6 优化生产作业流程
全面推行“十统一”,统一运营平台,统一调度指挥,实行“一船一挂”,优化生产作业流程,提升服务质量,船舶待泊时间平均减少12小时,单船作业时间平均减少6小时,生产效率大幅提升。
3.7 大力推进生产信息化
武港集箱不断缩小内河与沿海港口运行模式差异,全面上线TOPS5.0系统,有效提升港口信息化管理水平。依托Tops系统,实现对计划安排、生产调度、堆场管理、集疏运管理等一整套生产流程的全过程管控,为港口生产调度提供最优解决方案。同时,积极开展智能闸口和龙门吊远控改造。达到实现资源合理调配、提高作业效率、较低能源消耗的目的。
4 管理篇
为提升环境和能源管理水平和绩效,规范和创新企业管理,夯实企业管理基础,提升管理运作效率,2022年,武港集箱编制了《环境和能源管理体系管理手册》并开始试运行,试运行期间,严格履行运行控制手续,保留体系运行记录,将绿色管理工作融入公司最新的组织架构以及能源、环境管理现状中,标志着公司的绿色管理工作进入了更加规范化的阶段。
5 成效篇
5.1 能耗强度不断降低
近年来,武港集箱通过提升基础设施绿色水平、电能替代等方式,港口能耗强度下降明显,由2018年的26.58tce/万TEU下降到2022年的15.23tce/万TEU,下降率为43%。
5.2 环境质量不断改善
武港集箱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,污水治理方面,实现港区污水处理全覆盖;大气方面,港区厂界各类大气环境指标均达标;固废危废整治方面,加强危险废物、生活垃圾等规范化管理;此外,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作,不断改善港口环境质量。
6 展望篇
未来,武港集箱将以*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*的二十大精神,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,加快集装箱高质量发展。
6.1 提升清洁能源应用比例
加快推进电能替代。优先使用以电力港口机械设备。加快推进换电站建设及换电集卡应用。持续关注电动集卡及IGV技术发展,积极开展试点,实现电动集卡与码头管理系统良好衔接,提升码头自动化程度。开展流动机械电能替代技术的研究应用,推进小吨位电动叉车应用。
提高港区绿色电力供应能力。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。按照“宜建尽建”原则,利用港区屋顶、车棚等资源,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。探索在港区或周边富风区域建设分布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可行性。
加快构筑“前沿远程自动化岸桥+IGV+堆场双悬臂轨道吊”的内河码头自动化工艺,持续推进龙门吊远控和岸桥远控改造,实现阳逻港局部区域无人化、智能化生产。
6.2 提高清洁生产水平
加强港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。对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品进行分类堆放管理,规范生产、生活、危废、医疗垃圾等处置;严格落实危险废物标准化管理和转移联单制度,加强对危废临时贮存场所的管理维护,规范建立危废管理台账,设置识别标志。
规范船舶污染物接收与处置。按照法规和相关制度文件要求,开展到港船舶污染物接收、转运和处置工作排查,完善相关设施,各码头公司继续做好与接收单位协议签订和备案管理工作,严格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、转运和处置工作台账。
6.3 加强绿色发展能力和文化建设
打造绿色示范工程。开展绿色港口对标工作,以《绿色港口等级评价标准》(JTS/T 105-4-2020)为主要依据,对照评价体系进行自评价和改进提升,开展评级申报工作,打造内河集装箱码头的绿色示范工程,争创星级绿色港口,推行树立行业绿色码头品牌。
完善能源环保监督管理机制。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,力争顺利通过专业机构进行的管理体系合规性审核,早日取得环境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。并严格落实体系工作流程要求。实施污染物全过程动态管控,推进生产和环保同计划、同部署、同落实。落实排污许可制度,规范做好排污申报工作。加强各类环保设施使用与维护管理,建立工作台账,加强督导检查,确保各类环保设施运转良好。